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什么是BBS 什么是bbs论坛

BBS的历史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类信息的,当时BBS连文件传输的功能都没有,而且只能在苹果计算机上运行。早期的BBS与一般街头和校园内的公告板性质相同,只不过是通过电脑来传播或获得消息而已。一直到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之后,有些人尝试将苹果计算机上的BBS转移到个人计算机上,BBS才开始渐渐普及开来。近些年来,由于爱慕者们的努力,BBS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 目前,通过BBS体系可随时取得国际最新的软件及信息,也可以通过BBS体系来和别人讨论计算机软件、硬件、Internet、多媒体、程序设计以及医学等等各种有趣的话题,更可以利用BBS体系来刊登一些“征友”、“廉价转让”及“公司产品”等启事,而且这个园地就在你我的身旁。只要无论兄弟们拥有1台计算机、1只调制解调器和1条电话线,就能够进入这个“超时代”的领域,进而去享用它无比的威力! 一、BBS的历史 —- 1978年在美国芝加哥开发出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CBBS/Chicago(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此乃最早的一套BBS体系。之后随着苹果机的问世,开发出基于苹果机的Bulletin Board System和大众信息体系(People,s Message System)2种BBS体系。1981年IBM个人计算机诞生时,并没有自己的BBS体系。直到1982年,Buss Lane 才用Basic语言为IBM个人计算机编写了一个原型程序。其后经过几番增修,终于在1983年通过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的Communication Special Interest Group会员的努力,改写出了个人计算机体系的BBS。经Thomas Mach整理后,终于完成了个人计算机的第1版BBS体系——RBBS-PC。这套BBS体系的最大特色是其源程序全部公开,有利于日后的修改和维护,因此后来在开发其他的BBS体系时都以此为框架,因此RBBS-PC赢得了BBS鼻祖的美称。 —- 但在当时,怎样实现站与站之间的联系难题并未解决。1984年美国的Tom Jonning开发了一套具有电子功能的电子公告板程序FIDO。由于该软件具有站际连线和自动互传信息的功能,因此站际间彼此可以在一个共同的预定时刻传送电子邮件,使得BBS网络化有了一线生机。 —- BBS进步至今,目前全球上业余的BBS网络除了FidoNet(惠多网)以外,多少较具知名度的还有EggNet、AlterNet和RBBS-Net等等。由于这些网络和FidoNet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成难题,这就实现了所谓的跨网。 二、BBS在中国 —- 大约是从1991年开始,国内开始了第一个BBS站。经过长时刻的进步,直到1995年,随着计算机及其外设的大幅降价,BBS才逐渐被大众所认识。1996年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进步起来。国内的BBS站,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商业BBS站,如新华龙讯网;另一种是业余BBS站,如天堂资讯站。由于使用商业BBS站要交纳一笔费用,而商业站所能提供的服务与业余站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因此其用户数量不多。多数业余BBS站的站长,基于个人关系,每天都互相交换电子邮件,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网络China FidoNet(中国惠多网)。于是,各地的用户都可以通过本地的业余BBS站与远在异地的网友互通信息。这种跨地域电子邮件交流正是商业站无法与业余站相抗衡的根本影响。由于业余BBS站拥有这种优势,因此使用者都更乐意加入。这里“业余”2字,并不是代表这种类型的BBS站的服务和技术水平是业余的,而是指这类BBS站的性质。一般BBS站都是由志愿者开发的。他们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多的是精力。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健壮进步,进步广大计算机用户的应用水平。 三、PC BBS与Internet BBS —- 从构建的方式上分,BBS可以分为PC BBS和Internet BBS。PC BBS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组成的BBS体系,由于构建费用较少,因此上面所说的BBS一般都是基于这种方式构建的。当业余BBS站的进步如火如荼的时候,随着ChinaNet的全面开通,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Internet,并从中体会到了使用它的方便与乐趣。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BBS,也就是Internet BBS,已经开始进步。然而,由于目前构建Internet BBS的费用较高,因此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相信随着Internet使用费用的下降,这种类型的BBS将会越来越多。 —- PC BBS的运行必须依靠电话网,因此一座BBS站的可接受访问人次受到了线路的限制。一座单线站每日最多只能提供200人次访问。要增扩线路,投入也必须翻番。而Internet BBS由于不受线路的限制,一般都可让100个用户同时上线。而以Web形式构建的BBS,可接受访问人次几乎不再有什么限制。 —- 然而,和PC BBS比较,Internet BBS最大的缺点是“人气不足”。一座BBS站是否受欢迎,不仅与架设者有关,更与参与BBS活动的用户素质有关。参与BBS活动的最核心内容就是“交流”。这种双向的交流大量地是发生在用户与用户之间。时刻长了以后,有的BBS站台会汇集一批忠实的用户。许多业余BBS站,站台软件并不见得怎样先进,但却非常著名,就与此相关。 四、国内BBS的现状与展望 —- 国内的BBS站,单线站还占大多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调制解调器的大量使用,BBS的活动将会进一步高涨。然而,随之而来的拨号难和抢线难的难题将会加剧。虽然BBS站台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幅度总也赶不上用户群的增长。许多人同时拨号一个站台,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每回要拨上几十次乃至上百次才能成功连上一个BBS站的状况已经成为困扰今日中国BBS用户的一个难题。随着BBS活动的深入,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多线站,一次可以允许2人以上同时访问。 —- BBS的进步经过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由于国内使用的BBS架站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没有必要的中文说明。虽然一些热心的站长翻译了一些资料,然而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有些站台的设立是相互抄袭,因此在结构上难免有雷同之处。 —- 1999年是中国网络的进步年。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一些BBS站并没有走上“简单、易用”这一层次。包括一些厂商架设的BBS站,实用性还需要加强。今后,国内的BBS站将向着特点化和专业化的路线进步。 国内主要BBS资源 —- 一、 基于Web的BBS —- 广州蓝天BBS站: —- —- 二、 网上论坛 —- 新浪网论坛: —- —- 三、运行于Unix下的终端仿真并实行Web扩展功能的BBS —- 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 —- —- 中国科技大学的翰海星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