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取件需先关注公众号引不满
最近,不少使用中邮速递易快递柜的用户发现,取件方式悄悄变了——原先直接发送到手机的取件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要求关注”中邮速递易公众号”的提示短信。这一改变让许多用户直呼”太麻烦”:”我就想快点拿个快递,为啥非得关注公众号?”
据记者调查,中邮速递易早在2018年就发布通告,称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将逐步停发短信取件码,改为通过公众号推送。但三年过去,这个看似”为用户着想”的举措,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
律师见解:强制关注涉嫌侵权
山东盖德律师事务所孙玉军律师明确指出,中邮速递易的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而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实质上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更关键的是,中邮速递易作为企业,其公告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孙律师反问道:”如果每家快递公司都要求用户关注自己的平台,消费者手机里得装几许APP、关注几许公众号?”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既不符合法理,也有违企业服务用户的初衷。
用户体验:便利or负担?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区居民。王女士抱怨说:”老年人本来就不太会用微信,现在取个快递还得先让孩子帮忙关注公众号。”而经常网购的李先生则发现,关注公众号后,除了取件通知,还会收到各种促销信息,”感觉隐私反而被侵犯了”。
虽然中邮速递易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短信被淹没”,但用户更期待的是多种取件方式并行——既保留传统短信,也提供公众号等新渠道。毕竟,真正的便利应该让用户自己选择,而不是企业替用户做决定。
行业思索:服务创新别忘用户权益
这起事件给所有快递企业提了个醒:任何服务创新都应该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中邮速递易公众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方式值得商榷。与其强制用户改变习性,不如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比如同时保留短信和公众号通知,或者开发更便捷的小程序取件功能。
目前,已有消费者向监管部门反映此事。快递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经过中,怎样平衡企业便利与用户权益?这个难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把选择权真正交给用户”这个简单的道理里。